農漁民們在面對天災時該怎麼辦,又有哪裡有相關資訊可以找呢?讓我們來看看吧!
修改日:2021.02.25 整理·撰文 小鹿

2020年,因雨水不足而導致的缺水問題,影響民生用水問題外也衝擊到農業用水問題,不少區域至今已做了停灌的限制,農民一年的心血也化作流水,在近期也有因寒害而使漁民們血本無歸。
天然災害,指的是因颱風、豪雨、寒流、旱災或地震等所造成之災害,農、漁民除了付出勞力,但也靠天為生,面對無法捉摸的天氣,政府機關也為了協助農、漁民們的損失,訂有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,隨著發生的天災不同,有相關的補償配套措施,針對不同的縣市及農作物釋出天然災害現金救助&天然災害低利貸款,並放寬條件來幫助農民舒緩經濟上的損失,減輕還款壓力。
例:1/7~1/16針第一期稻作停灌補償,農田水利署的相關的配套措施,如不種稻,種植「對地綠色環境給付計畫」之綠肥、景觀,或各項獎勵作物,補償金額是9.3萬元/公傾;翻耕,或種植非屬「對地綠色環境給付計畫」獎勵作物,或農水署管理處供水養殖者,補償8.2萬元/公傾農民可自行選擇決定,且假日也提供辦理。
諸如此類的補助每期的申請時間不同,公告時間也不一樣,農民們要多多注意相關訊息,或詢問投保之農會,以免影響自身權益喔!!詳細辦配套措施請參閱相關網站。
相關網站:
全國農會
行政院農委會
農田水利署
延伸閱讀
- 災難發生後心慌慌,可以找誰說呢?讓我們來告訴你!
- 在隔離後~要記得申請防疫補償金!!
跟上述文章相關的福利
Tags: #全國 #農民 #漁民 #災難